欢迎来到中国合唱协会!

当前位置:首页>>

怀念杨鸿年先生:当星光闪烁,我知道您没离开过

作者:王泊人     时间:2020-08-11     点击:900    评论:0

       从7月26日至今,我一直沉浸在悲痛中。手机上对杨先生悼念的文章看了又看,电脑中杨先生曾经讲座的照片翻了又翻,每天数次提笔想写些什么,思索许久后又默默地放下了念头。明明和杨先生没有太多的接触,但心中想说的却太多太多。

       第一次亲眼见到杨鸿年先生是在13年前的杭州,他在舞台上现场解读作曲家曾叶发的混声合唱《如梦令》。他讲话的声音很小,但句句在听众心中激荡回响着;他对作品的解读时而旁征博引,时而细致入微;他手中流淌的音乐扣人心弦,质朴而又鲜活。他的指挥方法对当时的我触动极大:看似漫不经心的手势,貌似杂乱无章的图示,极其细小的动作中却蕴含着历历可辨的意图!“预示”是指挥法的核心,但我所见到的杨先生的指挥,包含着很多“谜一样”的预示,后来我才逐渐领悟到:原来一个人的“气场”也可以预示。“音乐”是作品表现的核心,杨先生的音乐不在节拍里、不在谱面上,挥出来的尽是生活、是文化、是哲学。

       杨先生可以轻松拼读俄语作品,深入了解过俄罗斯的合唱文化,也十分喜欢俄罗斯的合唱作品,并在莫斯科国立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有着多位好友。2016年时,我和杨先生已经些许熟识,当他得知“柴院”室内合唱团会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合唱节上举办专场音乐会时,告知我一定前来学习,起初我以为杨先生只是客气,当看到他在音乐会上仔细地聆听和记录着笔记,音乐会后更是将演出的整套作品逐一研究后,我才知道“学习”二字不仅是先生的虚心,更是先生刻在骨子里的习惯。

       2017年,俄罗斯文化节中俄合唱国际研讨会在上海举办,俄文化部委派了三名知名专家,分别来自莫斯科国立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圣彼得堡国立音乐学院、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杨鸿年先生则是中方代表之一。在会议期间的公开排练中,三位俄方专家坐在台下安静地聆听,在没有口译人员只可意会的情况下,几位俄罗斯代表也能够感知并理解杨先生想要达到的要求,无不认为杨先生是一位权威的老师、一位真正的大师!莫斯科国立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外办主任亚历山大•索洛维约夫教授在会议期间将该院150周年纪念章敬授给杨鸿年教授,并告知在场所有人:“合唱在俄罗斯是普及性教育,杨鸿年教授在俄罗斯几乎家喻户晓!”一位中国指挥家在另一个国家的人民心中有如此之高的声望,在场指挥无不深感自豪!俄方代表回国后便将活动盛况和见闻刊发在了俄罗斯著名杂志《音乐生活》上。

       有幸去过杨先生家两次,约见时间皆是深夜,他习惯于在深夜工作,说可以更安静地学习、研究和创作。一次刚进家门,便看到了先生腰上绑着的医疗带,很难想象他一边长期忍受着病痛折磨,一边彻夜伏案工作需要何种坚毅。行至书房,满桌的论文扑入眼帘,当时先生正在批阅国家艺术基金“青年合唱指挥人才培养”项目的答卷,这是他亲力亲为的项目,希望能培养好这批指挥,使他们回去后可以更好地带动各地合唱的发展。这些已经选出的指挥们有的十分优秀,但也并不是个个都满意,与他内心的期望还有差距,他说他更要努力,好好地培养。还有一次是他从医院赶回来,比和我约定的时间晚了些时候,便一再对我说抱歉。而先生能够见我,我已是万分感激。先生说很遗憾中央音乐学院一直没有恢复合唱指挥专业,没能为国家的合唱指挥人才培养尽更多的力量,他得知国内有高校已经开设了合唱指挥的博士点,心想着能在中央音乐学院也成立合唱指挥的博士点,和我交流了他对于培养合唱指挥博士应该设置的课程内容,并希望我写一写我所希望开设的内容给他。他自始至终对我说“您”和“谢谢”,虽然我一再表示我是很小的晚辈,我何德、何能、何时才能配得上这个“您”字。先生对中国合唱的发展付出了毕生心血,作出了卓越贡献,我又岂敢担得起这声“谢谢”!

       时至2018年秋,组委会致电杨先生希望由他来宣布“首届中国合唱指挥大会开幕”,先生不同意,说我们有那么多优秀的专家,不应该是他,他能够来学习就已经很满足了。我说这是经过组委会慎重讨论和一致推荐的,先生还是不同意。经过坚持不懈的和他沟通以及同时做他家人的工作,先生才终于答应。先生创建的北京爱乐合唱团(原中国交响乐团附属少年及女子合唱团)是对童声合唱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合唱团,组委会以能够邀请到他们献演开幕式为荣,而杨先生则一直在感谢我们为合唱团提供的机会。对于音乐会演出的曲目,先生反复斟酌和修订,他说此次能有14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指挥和音乐教师听他们的音乐会,进一步了解他们团的孩子、了解他们团的演唱风格,无疑是对他们的一次鞭策。而对于为大会呈现的精彩绝伦的讲座,杨先生更是经过再三考虑才确定内容。他说人声配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创作手段,但在国内的现实情况下,这方面我们还存在短板。希望指挥们今后能进一步提高音乐创作技能方面的修养,这对于揭示作品的内涵,无疑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之一。杨先生没能参与指挥大会的全部日程,虽然他不想错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但他要赶回中央音乐学院给学生们上课,他不愿落下学生的课程。

       一个月后,在南京举办的“长三角暨江苏省城市合唱艺术交流论坛”上,上海师范大学泊乐合唱团与南京合唱协会青年研习班合唱团共同唱响了作曲家苏永进老师为杨先生专门创作的混声合唱《永远的祝福》,在全曲的结束段,先生激动地登台指挥,台上台下热泪盈眶,这是我最后一次看到先生。

       写到这里,回忆竟已刹不住车。想起了去苏州图书馆举行公益讲座的时候,杨先生说他老家就在附近,他想有机会去看看老房子还在不在。想起了他说正在写一套书,里面有一千首作品,每首作品都包含着从背景到文字,再到音乐的详尽分析,目前已经写了两三百首了,他还要继续努力。

       杨先生听过我写的《你我》,是一首献给别离的歌,先生落了泪。现在,我想用其中的一句歌词做结尾:

       我会继续走着曾经的路,当星光闪烁,我知道您没离开过。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网站背景商业合作互换链接联系我们登录管理广告招商